蜜蝶直播平台官方app下载-蜜蝶直播最新下载安装-蜜蝶直播软件下载安卓手机

四合院設(shè)計

仿古設(shè)計裝修您當(dāng)前所在的位置:首頁 > 建筑文化 > 仿古設(shè)計裝修

從私家花園兒到大雜院兒 安平里8號紀(jì)事

作者:東方晨光  發(fā)布時間:2014-07-21 11:27:43


  安平里是宣武區(qū)的一條“死”胡同兒。在西琉璃廠北側(cè)、榮寶齋的后身兒。進(jìn)口兒往西,向南拐,再折向西??傞L約200米左右。胡同兒的5號(原1號)是民國初年蓋的有幾十間房屋、帶有院落的兩層灰色樓群。是著作頗豐的著名文人夏仁虎所建,并曾在此居住。他曾任北京師范大學(xué)教授、北洋政府財政部次長、代總長、國會眾院議員、國務(wù)院秘書長等職。這里不細(xì)談,單說這8號院兒(原甲3號)。
  這個院兒在胡同兒的深處,遠(yuǎn)離大街,沒有市聲的嘈雜,是一處幽靜的所在。早先是周家的花園兒,而這是何許人呢?得從頭兒說起。
  舊時清秘閣
  清朝時,乾隆帝弘歷從生下來就奶水不足,他的奶媽周氏在宮中哺育到弘歷6歲才出宮,此后,每到乾隆生日都要召周氏進(jìn)宮。一次,周氏與乾隆閑聊時說,其子周某想在琉璃廠開一家買賣。乾隆帝說,可以開一家南紙店或古玩鋪。待周某選好址一切準(zhǔn)備就緒后,乾隆帝下旨由周家承辦六部衙門文書辦公用品、印泥制作及零售南紙等業(yè)務(wù),并賜名:清秘閣。秘閣是我國歷代皇帝在宮中收藏珍寶、圖書、古畫、墨跡等的秘密之處。清秘閣為清代秘閣之意。這是乾隆帝特許在宮外開設(shè)的,這個決定是史無前例的。由此也可看出周家與乾隆帝的關(guān)系是不一般的。當(dāng)時的匾額是由阿克敦布書寫?!洞好鞴袍E小識·卷四》載:“清秘閣為阿克敦布所寫,神氣十足,結(jié)構(gòu)精密似脫胎于九成宮,然運筆瀟灑過之。”這塊匾早已不存,我輩是無緣看到了。后來清秘閣的匾是吳昌碩題寫。
  從此,清秘閣在琉璃廠的所有店鋪中,生意是最紅火的。周家發(fā)家致富,后又開了糧店、油鹽店等。還在琉璃廠地區(qū)蓋房、建花園兒,這安平里8號院兒即是周家的花園兒。
  清秘閣從乾隆初年開業(yè),幾經(jīng)興衰。到了清末民初之時,周家仍是京城有名的富戶。有“三山六子一跟莊”之說。即有三個人的名字帶山字,六個帶子字,一個帶莊字,這一跟莊就是清秘閣的傳人周曉莊。這十位在當(dāng)時北京是最有錢的人家,號稱北京“十大家”。
  然而,由于軍閥混戰(zhàn)、連年災(zāi)荒,生意蕭條。清秘閣南紙店終于在民國后期徹底衰敗,周氏家族家道中落。賣掉了琉璃廠等處的房產(chǎn),并在安平里8號的花園兒中蓋房出租“吃瓦片兒”,我的父母就是在這個時候搬進(jìn)這個院兒的,后來我在這里出生。
  這個昔日的周家花園兒共有五層院落。最里邊是一座有三間南、北房及兩間東、西房的小四合院兒,住著房東周家。其他院兒的房屋因只為出租,蓋得很沒有章法,不管質(zhì)量,以灰頂?shù)钠椒烤佣?。外觀很不錯,剝開墻壁外面的灰皮兒,里面全是碎磚頭爛瓦片兒,在泥上找齊兒。常說“齊不齊一把泥”,實際上這也是老北京的一絕。
  我家住的是三間平臺房(平頂)。一明兩暗,由木質(zhì)雕花兒的隔扇隔開。每間房屋的上邊并排兩個大木格窗框,每個窗框有24個正方形木格。下邊是兩大塊玻璃。每年秋風(fēng)蕭瑟的時候,要用白面打好糨糊,用堅韌耐用的高麗紙,把窗框、窗欞處刷勻糨糊把紙糊嚴(yán)、粘平。如糊不好,開、關(guān)門及刮風(fēng)時窗紙便嘩嘩作響。這一層薄薄的窗戶紙,可以擋住漫天風(fēng)雪使屋內(nèi)一室如春。春夏之交天氣漸熱了,再把窗戶紙撕去,糊上冷布做好卷窗準(zhǔn)備消暑。
  園中草木
  這個院兒既是花園兒,絕少不了姿態(tài)各異的樹木。尤其令人矚目的是兩棵建園時,即清代乾隆年間植下的國槐。前院兒的一棵在上個世紀(jì)60年代初時死掉被砍伐了。中院兒的一棵緊倚在我家三間西房的南山墻上。我的居室也因此得名“倚槐居”,并由我的朋友、著名書畫家郭子緒先生書寫,那質(zhì)樸、自然的書體經(jīng)過裝裱后掛在了我屋迎面的墻上。
  俗話說“千年松、萬年柏,經(jīng)不住老槐呆一呆”,看著不起眼兒的一棵槐樹,也得有幾十年的樹齡。這棵腰圍粗壯、高大茂密,離著老遠(yuǎn)就能看見的古槐足有二百五六十年的歷史,是活文物。它有20余米高,兩個人才能抱得過來。就像一把巨大的傘,又似一頂綠色的天棚,蔥蘢的枝葉遮蓋了夏季天兒灼熱的驕陽,院兒里涼爽宜人。兒時,我和父親、母親每天都在樹下那一座寬大、平坦又光滑的石桌上吃飯,晚上父親在這里品茶。
  當(dāng)那墜滿枝頭的淡黃色的小花被習(xí)習(xí)涼風(fēng)吹落時,也把清香和甜美灑滿院落。在樹下玩耍的我和小伙伴們,撿起地上的槐花,用細(xì)小的樹枝穿起,做成一個個小花籃兒,或盛入小碗小盒里玩起了“過家家”……媽媽還曾用槐花兒當(dāng)作染料,將本色兒的布染成淡黃色做小褂兒。最難忘的是冬季天兒,老槐樹上那掛滿葡萄串兒般的果實成熟了。每當(dāng)這個時候,媽媽就把被風(fēng)刮下來的槐豆角兒拾起,放到盆里用涼水泡起來,將粘手的外皮剝下,把里邊黑色的豆兒放到鍋里,倒上水在火上煮。并放入花椒、大料、鹽等作料。還沒起鍋呢,香味早就出來了。媽媽每次都說:“這回可好好兒解解你的饞蟲吧,槐豆是大涼的吃了敗火。”放學(xué)回家吃著這噴香的煮五香槐豆,心里美極了。
  然而,老槐樹上那枯朽的枝干和皴裂的樹皮,使人們看到了它歷盡的滄桑和生的艱難。而那龐大的樹冠與無數(shù)的葉掌也告訴了人們,它生的蓬勃和無私的奉獻(xiàn)。它給了我們花的芳香、綠葉的涼爽和果實的醇芳。它閱盡人間春色也見證著這個園子的興衰。
  春夏之交,前院兒的紫藤花開了。一串串重疊著俯垂在架子上散發(fā)著淡淡的香氣,也引來了很多蜜蜂在花朵上下嗡嗡地叫著,紛亂地飛著。其中有一種個兒很大的、孩子們都叫它牛蜂,說它蜇人都很害怕。其實你不招惹它是不蜇人的。每年的這個時候,房東周家的人就剪下幾盤紫藤花烙藤蘿餅吃。我也吵鬧著讓媽媽給我烙。記得媽媽把剪下的藤蘿花洗凈,將花朵摘下,去蒂,放在一個小盆里,放上白糖拌勻,腌好。再用水將白面和成面團(tuán)。與平時烙餅一樣,在搟好的面餅上刷上點油,少放一點鹽,將腌制好的藤蘿花做餡兒,鋪勻在上面。卷好盤成圓形,搟平。這樣餅就分出了層。鐺上放點油,將餅兩面烙成焦而不糊的金黃色,藤蘿餅就烙好了。我不知道別人家是如何烙的,也沒買過點心鋪里的,我認(rèn)為,媽媽用這種方法烙的藤蘿餅香甜可口、老少咸宜,別有風(fēng)味。幾十年過去了,至今想起仍口有余香。
  秋意漸濃的時候,也是這個院兒的孩子們玩兒的最開心的季節(jié)。當(dāng)?shù)谒膶釉簝豪锛偕脚缘臈棙渖夏墙瘘S色的小花還在盛開的時候,小伙伴們幾乎每天都去樹下抬頭張望。盼它快快長出棗兒來?,F(xiàn)在終于結(jié)果兒了。先是由微黃漸漸變白,又慢慢變紅。緊接著在綠葉的襯托下,掛滿枝條的是一顆顆美麗的紅瑪瑙。孩子們不敢用竹竿兒打棗兒,怕大人們說。只能悄悄地爬到樹上去摘。我那會兒不會爬樹,用兩只腳和小腿部位鉤著樹干,兩只手交替著向上用力扒。不敢往高處爬,腳卻磨得生疼。有好幾次都流血了也摘不了多少。幾個在樹下等著的小伙伴每人也就分四五個。吃著這又脆又甜的棗兒,心里倍兒高興。
  而養(yǎng)蛐蛐兒更是孩子們喜愛的“京秋雅戲”。當(dāng)蟋蟀那悠長悅耳的鳴叫聲在窗臺下、草叢中響起的時候,我們可坐不住了。我們這里有一樣好,就是逮蛐蛐兒不用去城外,在胡同兒和院兒里就能逮。我和房東周家的孩子常在一起玩兒,他們家有好多蛐蛐兒罐兒,我便用“洋畫兒”、“三角兒”(用煙盒疊的)、“玻璃球兒”和那個叫二營子的孩子換。他會趁他奶奶睡午覺,悄悄地溜到北屋廊子底下,從木箱中拿澄漿罐兒。一次只能拿一個,有時我在外院兒等半天(他家住緊里邊的小四合院),只拿出來一只蓋兒。有好幾次他躡手躡腳地剛到那里,他奶奶睡醒了就只好再找時間了。
  我換來的澄漿罐兒中,有幾個是“古燕趙子玉”制作的,其中的一個罐兒里還有精致的“過籠兒”和一只小巧的漢白玉水槽兒。俗話說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”,周家雖然敗落了,但家藏仍然豐厚。可是,因其是這一帶的“名牌兒”,目標(biāo)很大,在那場史無前例的動亂中終未逃脫厄運。1966年8月“紅衛(wèi)兵”走向社會“破四舊”周家被抄家,兩大木箱澄漿罐兒及古瓷器被砸得粉碎。在清秘閣掛筆單的幾十軸兒近、現(xiàn)代的名人字畫化作了“黑色的蝴蝶”飛得無影無蹤。兒時我換來的幾個澄漿罐兒倒是幸逃此劫成了珍貴之物了,至今還完好地收藏著。
  院中的買賣人
  因為這個院兒在琉璃廠畔,所以住的鄰居中,在琉璃廠做買賣的不少。大都是河北衡水、深、冀等縣的人。其中賣古籍善本的有三家、賣字畫兒的有三家、賣古玩的兩家和賣碑帖的一家。這些買賣人中,有的在琉璃廠有門臉兒房,有的沒有,自己在家經(jīng)營。用“包袱齋”的方式,拿塊包袱皮兒去同行處“摟貨”,或到京城大宅門兒和去外地收貨。去一些單位的圖書館等處及文人學(xué)者的家中送貨。當(dāng)時的一些文化名人經(jīng)常光顧我們這個大雜院兒。住外院北屋的張效禹是賣字畫兒的,眼力極好,在同行中是佼佼者。記得上個世紀(jì)50年代及60年代初,現(xiàn)在的著名書畫鑒定家、故宮博物院的徐邦達(dá)、劉九庵等人,常用包袱皮兒包著幾軸兒字畫,來他家請張先生經(jīng)眼,并一起切磋研究。我和他家的孩子等幾個小伙伴兒在一旁看他們展開的字畫兒,聽大人們說話。
  父親是賣古籍善本的。他的書友鄭振鐸、阿英、何其芳、周祖謨、啟功、柴德賡、余遜、王重民、陸和九、呂振羽等人,只要是到琉璃廠來,必到我家小坐,與父親談書、找書。記得是上個世紀(jì)50年代中期,一個北風(fēng)勁吹的冬季。一天我下午沒課正在家寫作業(yè)。著名金石書畫家、曾任中國大學(xué)國文系教授、輔仁大學(xué)美術(shù)系導(dǎo)師的陸和九先生來我家,在火爐旁,邊喝茶邊與父親聊天兒。父親拿出了一幅素扇面,請他揮毫,讓我研墨。我拿了一塊“五百斤油”,在一方圓形的端硯里倒上水磨了起來。陸和九先生果然功力深厚、筆墨精到。很快一棵蒼勁傲然的墨梅便畫好了。美中不足的是沒印章。陸先生說,不要緊,我過幾天帶章來。一個星期之后,陸和九先生帶來了一方姓名章和一方印文是“西城三怪之一”的閑章。父親拿出了一盒兒清代的八寶印泥,將印章鈐蓋在了扇面上。后來父親配上了扇骨。收藏至今,完好無損。
  住在外院兒東、西共六間房的白廷智亦是賣古舊書的。他路子寬、交際廣,認(rèn)識人多。常到京城的藏書家及大宅門兒去買貨,一買就是一批,在院里的古槐下舉行“拍貨”活動。我想這大概是拍賣會最早的雛形。當(dāng)時參拍者甚眾,既有同行又有名人學(xué)者,氣氛十分熱烈。我們這些孩子在一旁看熱鬧,往往一批線裝書不大工夫就拍得差不多了。
  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,時代的變遷,安平里8號院兒由原來的私人花園兒演變成了今天的有30戶人家的大雜院兒,雖然還沒被拆遷,但早已面目全非。原有的涼亭已蕩然無存;高聳的鹿皮劍石被砸毀;幾塊生動、有趣,天然形狀的虎、象、猴等太湖石讓人拉走,就連剩下的幾塊石座兒也被賣掉了。葡萄架拆了、棗兒樹死了、紫藤蘿刨了,只剩下那棵郁郁蒼蒼的古槐使人體味到了人世間的滄桑。1998年秋,區(qū)房管局所屬椿樹房管所說,要翻蓋全院兒幾十間舊房,各自找房臨時搬走,待新房蓋好再搬回來。當(dāng)搬出了我們祖孫三代住了60多年的、舊而不危的老屋時,我的視線模糊了……
  三個多月后,搬進(jìn)了紅磚灰瓦的新房。然而,萬萬想不到的是,新房的質(zhì)量太差,住了沒幾年,門窗變形、墻體出現(xiàn)多處裂縫兒,成了令人難以置信的“新蓋的危房”,遺憾之極。
  庭院的格局變了,特色沒了,見縫插針、亂接濫蓋的小房使寬敞的院落變得擁擠不堪了……在浮躁之風(fēng)泛起的今天,物欲橫流、貧富懸殊、人心不古、睦鄰不再。那些兒時美好的歲月只能留在記憶中了。
  “憶往昔崢嶸歲月稠”。 

  安平里是宣武區(qū)的一條“死”胡同兒。在西琉璃廠北側(cè)、榮寶齋的后身兒。進(jìn)口兒往西,向南拐,再折向西??傞L約200米左右。胡同兒的5號(原1號)是民國初年蓋的有幾十間房屋、帶有院落的兩層灰色樓群。是著作頗豐的著名文人夏仁虎所建,并曾在此居住。他曾任北京師范大學(xué)教授、北洋政府財政部次長、代總長、國會眾院議員、國務(wù)院秘書長等職。這里不細(xì)談,單說這8號院兒(原甲3號)。
  這個院兒在胡同兒的深處,遠(yuǎn)離大街,沒有市聲的嘈雜,是一處幽靜的所在。早先是周家的花園兒,而這是何許人呢?得從頭兒說起。
  舊時清秘閣
  清朝時,乾隆帝弘歷從生下來就奶水不足,他的奶媽周氏在宮中哺育到弘歷6歲才出宮,此后,每到乾隆生日都要召周氏進(jìn)宮。一次,周氏與乾隆閑聊時說,其子周某想在琉璃廠開一家買賣。乾隆帝說,可以開一家南紙店或古玩鋪。待周某選好址一切準(zhǔn)備就緒后,乾隆帝下旨由周家承辦六部衙門文書辦公用品、印泥制作及零售南紙等業(yè)務(wù),并賜名:清秘閣。秘閣是我國歷代皇帝在宮中收藏珍寶、圖書、古畫、墨跡等的秘密之處。清秘閣為清代秘閣之意。這是乾隆帝特許在宮外開設(shè)的,這個決定是史無前例的。由此也可看出周家與乾隆帝的關(guān)系是不一般的。當(dāng)時的匾額是由阿克敦布書寫?!洞好鞴袍E小識·卷四》載:“清秘閣為阿克敦布所寫,神氣十足,結(jié)構(gòu)精密似脫胎于九成宮,然運筆瀟灑過之。”這塊匾早已不存,我輩是無緣看到了。后來清秘閣的匾是吳昌碩題寫。
  從此,清秘閣在琉璃廠的所有店鋪中,生意是最紅火的。周家發(fā)家致富,后又開了糧店、油鹽店等。還在琉璃廠地區(qū)蓋房、建花園兒,這安平里8號院兒即是周家的花園兒。
  清秘閣從乾隆初年開業(yè),幾經(jīng)興衰。到了清末民初之時,周家仍是京城有名的富戶。有“三山六子一跟莊”之說。即有三個人的名字帶山字,六個帶子字,一個帶莊字,這一跟莊就是清秘閣的傳人周曉莊。這十位在當(dāng)時北京是最有錢的人家,號稱北京“十大家”。
  然而,由于軍閥混戰(zhàn)、連年災(zāi)荒,生意蕭條。清秘閣南紙店終于在民國后期徹底衰敗,周氏家族家道中落。賣掉了琉璃廠等處的房產(chǎn),并在安平里8號的花園兒中蓋房出租“吃瓦片兒”,我的父母就是在這個時候搬進(jìn)這個院兒的,后來我在這里出生。
  這個昔日的周家花園兒共有五層院落。最里邊是一座有三間南、北房及兩間東、西房的小四合院兒,住著房東周家。其他院兒的房屋因只為出租,蓋得很沒有章法,不管質(zhì)量,以灰頂?shù)钠椒烤佣唷M庥^很不錯,剝開墻壁外面的灰皮兒,里面全是碎磚頭爛瓦片兒,在泥上找齊兒。常說“齊不齊一把泥”,實際上這也是老北京的一絕。
  我家住的是三間平臺房(平頂)。一明兩暗,由木質(zhì)雕花兒的隔扇隔開。每間房屋的上邊并排兩個大木格窗框,每個窗框有24個正方形木格。下邊是兩大塊玻璃。每年秋風(fēng)蕭瑟的時候,要用白面打好糨糊,用堅韌耐用的高麗紙,把窗框、窗欞處刷勻糨糊把紙糊嚴(yán)、粘平。如糊不好,開、關(guān)門及刮風(fēng)時窗紙便嘩嘩作響。這一層薄薄的窗戶紙,可以擋住漫天風(fēng)雪使屋內(nèi)一室如春。春夏之交天氣漸熱了,再把窗戶紙撕去,糊上冷布做好卷窗準(zhǔn)備消暑。
  園中草木
  這個院兒既是花園兒,絕少不了姿態(tài)各異的樹木。尤其令人矚目的是兩棵建園時,即清代乾隆年間植下的國槐。前院兒的一棵在上個世紀(jì)60年代初時死掉被砍伐了。中院兒的一棵緊倚在我家三間西房的南山墻上。我的居室也因此得名“倚槐居”,并由我的朋友、著名書畫家郭子緒先生書寫,那質(zhì)樸、自然的書體經(jīng)過裝裱后掛在了我屋迎面的墻上。
  俗話說“千年松、萬年柏,經(jīng)不住老槐呆一呆”,看著不起眼兒的一棵槐樹,也得有幾十年的樹齡。這棵腰圍粗壯、高大茂密,離著老遠(yuǎn)就能看見的古槐足有二百五六十年的歷史,是活文物。它有20余米高,兩個人才能抱得過來。就像一把巨大的傘,又似一頂綠色的天棚,蔥蘢的枝葉遮蓋了夏季天兒灼熱的驕陽,院兒里涼爽宜人。兒時,我和父親、母親每天都在樹下那一座寬大、平坦又光滑的石桌上吃飯,晚上父親在這里品茶。
  當(dāng)那墜滿枝頭的淡黃色的小花被習(xí)習(xí)涼風(fēng)吹落時,也把清香和甜美灑滿院落。在樹下玩耍的我和小伙伴們,撿起地上的槐花,用細(xì)小的樹枝穿起,做成一個個小花籃兒,或盛入小碗小盒里玩起了“過家家”……媽媽還曾用槐花兒當(dāng)作染料,將本色兒的布染成淡黃色做小褂兒。最難忘的是冬季天兒,老槐樹上那掛滿葡萄串兒般的果實成熟了。每當(dāng)這個時候,媽媽就把被風(fēng)刮下來的槐豆角兒拾起,放到盆里用涼水泡起來,將粘手的外皮剝下,把里邊黑色的豆兒放到鍋里,倒上水在火上煮。并放入花椒、大料、鹽等作料。還沒起鍋呢,香味早就出來了。媽媽每次都說:“這回可好好兒解解你的饞蟲吧,槐豆是大涼的吃了敗火。”放學(xué)回家吃著這噴香的煮五香槐豆,心里美極了。
  然而,老槐樹上那枯朽的枝干和皴裂的樹皮,使人們看到了它歷盡的滄桑和生的艱難。而那龐大的樹冠與無數(shù)的葉掌也告訴了人們,它生的蓬勃和無私的奉獻(xiàn)。它給了我們花的芳香、綠葉的涼爽和果實的醇芳。它閱盡人間春色也見證著這個園子的興衰。
  春夏之交,前院兒的紫藤花開了。一串串重疊著俯垂在架子上散發(fā)著淡淡的香氣,也引來了很多蜜蜂在花朵上下嗡嗡地叫著,紛亂地飛著。其中有一種個兒很大的、孩子們都叫它牛蜂,說它蜇人都很害怕。其實你不招惹它是不蜇人的。每年的這個時候,房東周家的人就剪下幾盤紫藤花烙藤蘿餅吃。我也吵鬧著讓媽媽給我烙。記得媽媽把剪下的藤蘿花洗凈,將花朵摘下,去蒂,放在一個小盆里,放上白糖拌勻,腌好。再用水將白面和成面團(tuán)。與平時烙餅一樣,在搟好的面餅上刷上點油,少放一點鹽,將腌制好的藤蘿花做餡兒,鋪勻在上面。卷好盤成圓形,搟平。這樣餅就分出了層。鐺上放點油,將餅兩面烙成焦而不糊的金黃色,藤蘿餅就烙好了。我不知道別人家是如何烙的,也沒買過點心鋪里的,我認(rèn)為,媽媽用這種方法烙的藤蘿餅香甜可口、老少咸宜,別有風(fēng)味。幾十年過去了,至今想起仍口有余香。
  秋意漸濃的時候,也是這個院兒的孩子們玩兒的最開心的季節(jié)。當(dāng)?shù)谒膶釉簝豪锛偕脚缘臈棙渖夏墙瘘S色的小花還在盛開的時候,小伙伴們幾乎每天都去樹下抬頭張望。盼它快快長出棗兒來。現(xiàn)在終于結(jié)果兒了。先是由微黃漸漸變白,又慢慢變紅。緊接著在綠葉的襯托下,掛滿枝條的是一顆顆美麗的紅瑪瑙。孩子們不敢用竹竿兒打棗兒,怕大人們說。只能悄悄地爬到樹上去摘。我那會兒不會爬樹,用兩只腳和小腿部位鉤著樹干,兩只手交替著向上用力扒。不敢往高處爬,腳卻磨得生疼。有好幾次都流血了也摘不了多少。幾個在樹下等著的小伙伴每人也就分四五個。吃著這又脆又甜的棗兒,心里倍兒高興。
  而養(yǎng)蛐蛐兒更是孩子們喜愛的“京秋雅戲”。當(dāng)蟋蟀那悠長悅耳的鳴叫聲在窗臺下、草叢中響起的時候,我們可坐不住了。我們這里有一樣好,就是逮蛐蛐兒不用去城外,在胡同兒和院兒里就能逮。我和房東周家的孩子常在一起玩兒,他們家有好多蛐蛐兒罐兒,我便用“洋畫兒”、“三角兒”(用煙盒疊的)、“玻璃球兒”和那個叫二營子的孩子換。他會趁他奶奶睡午覺,悄悄地溜到北屋廊子底下,從木箱中拿澄漿罐兒。一次只能拿一個,有時我在外院兒等半天(他家住緊里邊的小四合院),只拿出來一只蓋兒。有好幾次他躡手躡腳地剛到那里,他奶奶睡醒了就只好再找時間了。
  我換來的澄漿罐兒中,有幾個是“古燕趙子玉”制作的,其中的一個罐兒里還有精致的“過籠兒”和一只小巧的漢白玉水槽兒。俗話說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”,周家雖然敗落了,但家藏仍然豐厚??墒?,因其是這一帶的“名牌兒”,目標(biāo)很大,在那場史無前例的動亂中終未逃脫厄運。1966年8月“紅衛(wèi)兵”走向社會“破四舊”周家被抄家,兩大木箱澄漿罐兒及古瓷器被砸得粉碎。在清秘閣掛筆單的幾十軸兒近、現(xiàn)代的名人字畫化作了“黑色的蝴蝶”飛得無影無蹤。兒時我換來的幾個澄漿罐兒倒是幸逃此劫成了珍貴之物了,至今還完好地收藏著。
  院中的買賣人
  因為這個院兒在琉璃廠畔,所以住的鄰居中,在琉璃廠做買賣的不少。大都是河北衡水、深、冀等縣的人。其中賣古籍善本的有三家、賣字畫兒的有三家、賣古玩的兩家和賣碑帖的一家。這些買賣人中,有的在琉璃廠有門臉兒房,有的沒有,自己在家經(jīng)營。用“包袱齋”的方式,拿塊包袱皮兒去同行處“摟貨”,或到京城大宅門兒和去外地收貨。去一些單位的圖書館等處及文人學(xué)者的家中送貨。當(dāng)時的一些文化名人經(jīng)常光顧我們這個大雜院兒。住外院北屋的張效禹是賣字畫兒的,眼力極好,在同行中是佼佼者。記得上個世紀(jì)50年代及60年代初,現(xiàn)在的著名書畫鑒定家、故宮博物院的徐邦達(dá)、劉九庵等人,常用包袱皮兒包著幾軸兒字畫,來他家請張先生經(jīng)眼,并一起切磋研究。我和他家的孩子等幾個小伙伴兒在一旁看他們展開的字畫兒,聽大人們說話。
  父親是賣古籍善本的。他的書友鄭振鐸、阿英、何其芳、周祖謨、啟功、柴德賡、余遜、王重民、陸和九、呂振羽等人,只要是到琉璃廠來,必到我家小坐,與父親談書、找書。記得是上個世紀(jì)50年代中期,一個北風(fēng)勁吹的冬季。一天我下午沒課正在家寫作業(yè)。著名金石書畫家、曾任中國大學(xué)國文系教授、輔仁大學(xué)美術(shù)系導(dǎo)師的陸和九先生來我家,在火爐旁,邊喝茶邊與父親聊天兒。父親拿出了一幅素扇面,請他揮毫,讓我研墨。我拿了一塊“五百斤油”,在一方圓形的端硯里倒上水磨了起來。陸和九先生果然功力深厚、筆墨精到。很快一棵蒼勁傲然的墨梅便畫好了。美中不足的是沒印章。陸先生說,不要緊,我過幾天帶章來。一個星期之后,陸和九先生帶來了一方姓名章和一方印文是“西城三怪之一”的閑章。父親拿出了一盒兒清代的八寶印泥,將印章鈐蓋在了扇面上。后來父親配上了扇骨。收藏至今,完好無損。
  住在外院兒東、西共六間房的白廷智亦是賣古舊書的。他路子寬、交際廣,認(rèn)識人多。常到京城的藏書家及大宅門兒去買貨,一買就是一批,在院里的古槐下舉行“拍貨”活動。我想這大概是拍賣會最早的雛形。當(dāng)時參拍者甚眾,既有同行又有名人學(xué)者,氣氛十分熱烈。我們這些孩子在一旁看熱鬧,往往一批線裝書不大工夫就拍得差不多了。
  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,時代的變遷,安平里8號院兒由原來的私人花園兒演變成了今天的有30戶人家的大雜院兒,雖然還沒被拆遷,但早已面目全非。原有的涼亭已蕩然無存;高聳的鹿皮劍石被砸毀;幾塊生動、有趣,天然形狀的虎、象、猴等太湖石讓人拉走,就連剩下的幾塊石座兒也被賣掉了。葡萄架拆了、棗兒樹死了、紫藤蘿刨了,只剩下那棵郁郁蒼蒼的古槐使人體味到了人世間的滄桑。1998年秋,區(qū)房管局所屬椿樹房管所說,要翻蓋全院兒幾十間舊房,各自找房臨時搬走,待新房蓋好再搬回來。當(dāng)搬出了我們祖孫三代住了60多年的、舊而不危的老屋時,我的視線模糊了……
  三個多月后,搬進(jìn)了紅磚灰瓦的新房。然而,萬萬想不到的是,新房的質(zhì)量太差,住了沒幾年,門窗變形、墻體出現(xiàn)多處裂縫兒,成了令人難以置信的“新蓋的危房”,遺憾之極。
  庭院的格局變了,特色沒了,見縫插針、亂接濫蓋的小房使寬敞的院落變得擁擠不堪了……在浮躁之風(fēng)泛起的今天,物欲橫流、貧富懸殊、人心不古、睦鄰不再。那些兒時美好的歲月只能留在記憶中了。
  “憶往昔崢嶸歲月稠”。
上一篇:北京四合院里的花木
下一篇:四合院前老物件兒